路面标线作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推进“南粤品质工程”的重要抓手,也是打造“红棉”养护品牌的重要基础。路面标线质量管控应以提升反光性能及其耐久性为重点,保障高速公路营运期间行车(尤其是雨天及夜间)的交通安全服务水平。
一、业主管理要点
(一)各项目管理中心(处)要做好统筹,构建完善的标线质量管控制度和组织体系,明确一位项目分管领导作为路面标线质量以及相关统筹协调管理的负责人,部门要指定专门管理人员推进各项具体业务工作。
(二)设计及招标阶段,项目业主应对路面标线质量管理进行预判分析,认真核查设计文件的相关指标要求;同时基于“建管养”一体化的理念,围绕路面标线的使用期限、耐用性能,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包括反光性能在内的标线质量要求、质保期限和检测方法,对施工单位的专用施工机具提出明确要求。
(三)施工单位进场前,各项目管理中心(处)应按公司统一要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路面标线专项实施方案(或管理办法),明确设计、监理、检测、施工单位等各方的质量管理责任,细化设计、原材料、现场质量管控等量化指标以及现场施工班组、工序交接、检测验收、奖惩措施等细化内容。
(四)提前做好施工前期部署,督促各参建单位提前做好品牌及材料的拟定和报批、施工队伍及施工设备配置等前置性工作。
(五)施工初期,项目业主要组织对路面标线质量管理要点、管理办法及实施方案进行宣贯培训,全程深度参与首件制,通过专题培训和首件工程固化工艺流程,明确施工技术指标参数、检验标准与程序。
(六)施工过程中,项目业主应督促参建各方落实责任,加强原材料抽检、现场施工过程管控,及时建立检测(抽检)台账;质保期内,要加强标线使用状况检查,通过现场检测等手段,持续跟踪已施划标线的质量状况水平。
(七)项目业主应将路面标线原材料质量、施工质量控制与信用评价体系挂钩,对不合格进场材料、施工质量较差等行为纳入对相关单位的年度信用等级评价范畴。
(八)营运项目要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开展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对于检查巡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要求的标线及时实施日常养护或纳入养护专项。
二、设计管理要点
(一)总体设计指标要求(逆反射亮度系数,RL):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17)、《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1631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等规范文件要求,结合路段、场区的具体实际,按如下标准执行。
1.主线、匝道、收费广场、收费站出口连接线、平交口等路段设置非雨夜反光标线时,按不低于Ⅱ级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可提升车行道分界线以及部分安全防范重点路段(视距受限制路段、出入口匝道、急弯道、隧道出入口、长大陡坡、临水临崖等)的标线设计指标等级,采用Ⅲ级以上(含Ⅲ级)等级非雨夜反光标线或雨夜反光标线。
2.服务区、停车区、管理生活区等场区:按规范设计指标控制。
(二)热熔涂料:
1.有机物总含量≥19%。
2.内(预)混型玻璃珠:
(1)成圆率:≥90%。
(2)玻璃珠含量比例指标:≥30%。
(3)各项目可结合路面结构、标线涂层结构情况,研究并采用配置一定比例大粒径(0.85-1.4mm)玻璃珠材料的方案,以玻璃珠在涂料中的层次悬浮增加其反光耐久性。
3.钛白粉含量:≥5%(重量比)。
4.软化点:按105℃-125℃控制。
5.抗压强度:≥15MPa。
6.色度性能:应符合《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CB/T16311)的规定,其中:白色亮度因数按不低于规范指标(0.75)控制。
(三)面撒玻璃珠:采用“双撒播”工艺,即:在面撒常规玻璃珠(或雨夜珠)的基础上,增加大粒径玻璃珠(粒径要求:0.85-1.4mm)进行次序撒播。
1.普通热熔反光标线:推荐采用“先撒布0.85mm-1.4mm玻璃珠,后撒布1号玻璃珠”的“双撒播”工艺,总体面撒量建议按600-800g/m2、两种玻璃珠各占50%进行控制。
2.雨夜反光标线:推荐采用“先撒布雨夜珠,后撒布0.85-1.4mm玻璃珠”的“双撒播”工艺:0.85-1.4mm玻璃珠面撒量建议按不低于300g/m2(参考量)控制,雨夜珠(粒径要求:1.0-2.0mm)面撒量建议按不低于250g/m2(参考量)控制。
3.严禁通过人为加大面撒玻璃珠(雨夜珠)量或降低面撒玻璃珠(雨夜珠)质量而以数量增加的替代方式满足交工验收及前期反光性能的行为。
三、原材料管理要点
(一)优选标线材料品牌和供应厂商,不得使用被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通报的不合格材料品牌的产品材料。
(二)标线涂料、玻璃珠必须具备有效的产品型式检验报告、批量生产合格证,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查验并签认,报项目业主审定。每批次产品进场后,监理、施工单位共同见证,随机取样、封样,进行原材料入场检测。
(三)对于钛白粉、树脂、玻璃珠等配方材料,各项目可结合具体实际选用,可采用国外成熟工艺技术生产的进口材料。
(四)加强原材料的全过程管理。按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验抽样方法》(JT/T495)、《路面标线涂料》(JT/T280)、《二氧化钛颜料》(GB/T1706)、《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24722)等规范文件明确的检查要求,严格落实涂料、玻璃珠等材料性能指标的抽样检测(包括:玻璃珠内混比例、粒径分布、成圆率、折射率等,涂料抗压强度、色度性能、软化点、抗压强度、耐磨性、人工加速耐候性等指标)。
(五)加大原材料抽样检测频率。在满足相关规范及合同要求的前提下,严格按进场批次抽样检验,首批次进场材料必检、全检,后续按每50吨标线涂料、每10吨玻璃珠(雨夜珠)各自送(抽)检不少于1次控制;同时,要做好随机抽检工作,加强与检测机构的日常沟通对接,确保检验报告的时效性,发现问题的,要增加抽检频率。
(六)项目业主可结合标线材料的厂家生产计划,必要时组织开展相关工厂监造。
(七)对于不同批次路面标线用玻璃珠产品,应对应提供厂家使用说明;对于进口原料,应提供报关单等佐证资料。
(八)加强材料运输及仓储管理,防止雨淋、日光暴晒,材料存放应保持通风、干燥,袋装涂料应保证料堆下部通风,防止涂料受潮导致标线施划后出现起泡病害。
四、现场施工管理要点
(一)开展专项技术交底。由项目业主牵头,组织设计、监理、检测、施工等单位开展专项交底工作,落实设计、施工组织、施工方案等要求,确保标线“光亮工程”管理要求真正落地。
(二)以标段落实标线“首件制”管理。宜选取300-500m作为“首件制”实施界面,落实标线原材料厂家现场技术指导工作,结合标线材料特点、路面结构和温湿度状态、施工期间当地气候环境特点等要素,共同深入研究确定标线各成分的具体级配指标、施工工艺控制、施工设备调试等内容,确保在适合的施工条件下以最佳工艺实施标线施工。具体要以标段为单位分别进行“首件制”总结,确定热熔釜温控、设备行走速度、出料速度、原材料使用量、玻璃珠漏斗撒播量、面撒量等数据指标,固化标线施划工艺工法。
(三)所配置的施工设备必须配置双珠播撒器、自动温控系统。鼓励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标线施划设备,提升现场施工效能。
(四)标线施划应确保路面工作面干净、干燥,严禁在气温小于5℃的环境下进行施工;涂料融化时,温度应控制在190-210℃之间,融化后经充分搅拌均匀,并保温3-5分钟后再出料。
(五)不同颜色的标线涂料转换使用时,应对划线设备、涂料容具进行彻底清洁,避免混色。
(六)为了提高路面与涂膜间的粘结力,除新施工完成无污染的沥青路面外,其余路面标线施工(混凝土路面、日常养护路面)要求使用下涂剂(底漆)。下涂剂材料应为清澈透明(微黄色)状态,涂剂用量宜≥150g/m2,要求采用机械喷涂施工法,待下涂剂干燥后方可标线施划。
(七)现场施工质量控制1.标线应颜色规范、尺寸正确、衔接顺畅,不得出现折线。2.标线表面不应出现明显气泡。针对出现明显气泡的问题,总监办要及时下发停工令,分析原因、改进工艺措施并经总监办、业主管理人员现场审核确认整改完善后方可继续施工。3.标线纵向不得有长的起筋或拉槽等现象。对于变色或通车前局部脱落的标线要进行彻底返工处理。4.面撒玻璃珠应撒布均匀,附着牢固。5.具有良好的夜间视认性。
(八)加强交叉施工作业管理
1.按照《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后期交叉作业协调管理工作指南》(粤交建基〔2017〕115号)的有关要求,强化标线施划过程中的污染防控措施,特别是桥面伸缩缝以及排水沟施工、路面沥青材料运输等交叉工序衔接管理,确保标线施划质量。
2.原则上,新建项目沥青路面完工一周后再进行标线施划,混凝土路面在养生完成并清除浮浆后方可标线施划。
3.加强交通管制力度,原则上以中央分隔带开口为起讫点,在半幅全封闭的条件下开展标线施划,减少交叉施工引起的质量及安全隐患。
4.合理安排标线施工组织管理,减少标线污染,以下路段标线施工应适当推后安排:
(1)服务区(停车区)、互通立交(含收费站场)、隧道洞口等前后主线1-2公里范围路段。
(2)车道分界线(应先行安排车道边缘线施划,不宜半幅一次性施划)。
(3)服务区(停车区)、互通立交收费站场、管理中心(集中住宿区)等场区(应待相关工程基本完工、场区清洗干净无污染后方可开展标线施划)。
(4)伸缩缝开槽区段(不得在伸缩缝未开槽的桥面施划标线)。
五、检测验收管理要点
(一)严格按照《新划路面标线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及测试方法》(GB/T21383)、《逆反射体光度性能测试方法》(JT/T690)、《水平涂层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方法》(JT/T691)等规范文件要求,开展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标线厚度等指标检测验收工作。
(二)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应在路面标线施划后7-14天期间,去除多余的玻璃珠之后测试。
(三)各施工标段标线工程量完成30%左后时,项目业主应组织开展夜间视认性专项检查,对于夜间视认性不良的路段,要及时分析原因并加以改进。
(四)要求监理、检测、施工单位均须配备逆反射检测设备、标线厚度检测仪、钢卷尺、测温仪等现场检测设备。其中:逆反射检测设备应对标质量监督检测部门所配置的仪器要求,同时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检验。
(五)建立健全标线检测台账和持续跟踪检测机制,做到施划一段检测一段。
(六)项目通车前,对于逆反射亮度系数合格率指标出现下降的路段(对比交工检测指标),各项目管理中心(处)应及时组织相关单位,采取清洗、返工等措施予以整改完善。
六、养护管理要点
(一)路面标线养护应总体纳入项目年度养护计划管理范畴,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公路状况技术评定标准》(JTG5210)等规范文件要求,适时开展公路标线检查和质量状况评定。
(二)加强对标线设施的检查和日常养护维修,结合标线使用情况,及时开展标线表面清洁、补划、重新施划等工作。
(三)旧标线重划应将旧标线清除干净,先清扫收集废料后再用吹风机清理路面。标线清除时应注意控制深度,不宜损害路面。
(四)加强检测数据管理,结合公路技术状况定期检测数据以及建设期标线质量检测数据,建立健全项目层面公路标线质量状况分析台账,全面系统掌握标线质量发展态势。
(五)养护单位应相应配置标线养护设备、检测设备和专业养护人员。
七、其他
(一)加强方案管理。对于已完成施工招标的项目,涉及的方案调整按设计变更处理;未完成施工招标的项目,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有关技术方案要求并进行相应费用调整。
(二)加强专业学习。各项目参建单位相关专业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行业标准规范、上级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学习,清晰掌握标线相关质量控制指标及相关管理要求。
(三)加强技术交流。应结合工程进展,及时组织开展有关的现场观摩、技术交流,通过专项评比奖励、工匠班组评比等措施,在项目全线营造路面标线“光亮工程”创建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考核激励。各项目管理中心(处)可借鉴“优质优价”条款、“工匠班组”创建等有关理念,在标线质量管控过程中出台有关奖罚办法,以合理的奖励、对等的处罚,强化质量约束;公司将根据上述有关要求开展专项检查,相关检查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范畴。